The beginning

初始

上海市第一家市属设计机构在
外滩的福州大厦悄然诞生

上海院的前身,一个只有5个成员的设计科
1956年,随着公私合营,众多私营事务所的建筑师被吸纳进来,机构人数猛增至五六百人
由此成立了“上海民用设计院”,陈植、汪定曾任正副院长,并迁入外滩的广东路17号

上海院从一开始就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成员中既有学成归来的海归
也有经验丰富的本地建筑师,更有国家培养的大学生
曹博慰说,1964年开始,所有分配到上海的,与建筑专业相关的大学生,尽数归入上海院囊中
这些新鲜血液的融入,为上海院汇聚了一批行业精英,确立了其在建筑、结构和设计技术上的话语权
凭借卓越的设计实力,上海院拥有了广泛的设计触角和覆盖面,其影响力在上海城市中无可替代、无法复制

城市生活的营造者

The builder of city life

从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到二万户住宅规划;从闵行一条街到上海的6个卫星城;从第一个住宅设计标准到第一个《住宅设计规范》;从上海第一个高层住宅群到第一个《高层住宅设计标准》,还有第一个住宅设计竞赛实施项目,第一个《上海市保障型住宅导则》……在一个个“第一”的背后,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有上海院一代代设计师的身影与奉献,有上海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生的全心投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30年中,上海院几乎覆盖了上海所有统建的职工住宅……

“记得曹杨新村的建设在当时非常轰动,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中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分给劳动模范的新村,也是上海第一次大规模建设住宅,解决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这种居住环境的改善对老百姓而言,意义可能超过金茂大厦等形象工程。“番瓜弄小区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进行的第一批棚户改造项目,经过数十次方案琢磨,我们做到了1964户住家全数回迁,且人均居住面积4m²,冬至日户户有日照。最后达到的容积率1.76和5层楼的高度,可以说开创了全国节约土地的先河。”回忆起这些建筑,姚念亮、洪碧荣这两位历史亲历者对于上海院为上海人的居住所做的贡献,至今还引以为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30年中,上海院几乎覆盖了上海所有统建的职工住宅,并配套建设规划了中小学校、综合医院、商业设施、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民用项目的规划设计。正如魏敦山所言:“改革开放前,在上海影响最大的是上海所有的民用建筑,以住宅为主,配以文教医卫,保障了上海城市的基本生活。”

番瓜弄小区是新中国成立后
上海进行的第一批棚户改造项目……

城市形象的缔造者

The builder of city image

打开上海地图,细数那些上海院为这座城市缔造的经典建筑,它们无一不代表了当时建筑工程的最高水平,它们无一不代表了当时建筑工程的最高水平,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留下了一个个时代坐标,一处处可以触摸和感知的城市之光。

作为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上海人民广场,映射出一个公告开放、活力四射的城市形象。它是上海成长的见证者,见证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申城巨变,远点未变,人民广场,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国际化的视野,打通了近代建筑、现代建筑与时代的关联。上海院依托人民广场的建筑设计经验,又陆续参与了其他地区城市中心的规划设计。

上海博物馆在建筑造型上,首次实现了方与圆的组合,这在当时世界的博物馆中海从未有过……

上海院为上海建设了一大批有世界影响的工程
这些都是上海的门面和形象

此外,在这座反映了上海城市风格的广场的南北中轴线上,竖立着整个广场的点睛之作——上海博物馆。博物馆总设计师邢同和说:“上海博物馆在建筑造型上,首次实现了方与圆的组合,着在当时世界的博物馆中还从未有过;在陈列方式上,博物馆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均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这在之前国内的博物馆中也是从未又过的。”作为一座疮月时空的历史桥梁,一座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古代艺术殿堂,上海博物馆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细致表带,塑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梦想和文化担当,成为上海引以为傲的城市形象。

在诸多城市标志性建筑中,体育建筑一直是上海院的“王牌产品”,上海院通过项目实践也培养出了魏敦山、陈国亮这两位大师级的人物。
以早期的上海体育馆为起点,上海院开启了上海体育建筑的突破之路。
 
上海宾馆是解放后上海建造的第一座超过国际饭店高度的建筑,由上海院的总建筑师汪定曾与张皆正负责项目设计。酒店建筑也是上海院的“王牌产品”之一,并由此培养出了唐玉恩这样的大师。在今天摩天高楼密布的上海静安中心商务区,它毫不起眼,然而1982年,当这栋30层的兵官落成时,曾引起巨大轰动,上海新建筑第一次向高度的冲击从这里开始。并且,这是完全由上海院原创设计,全部采用国产材料和施工技术,独立自主完成的项目。主持设计的张皆正后来回忆说:“80年代初做施工图,所有的工种都是我们做,包括家具、灯具、陈设、装修等。都得自力更生。”
 
城市空间和大型公共建筑是每个时代和潮流的产物,最好的公共建筑都力图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理想。
上海院60年间对上海的贡献就如同原现代设计集团副总裁盛昭俊所说的,“上海院为上海建设了一大批有世界影响的工程,这些都是上海的门面和形象。”

城市历史的保护者

The protecter of city history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印记。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已成为城市传承历史的神圣职责。
“上海本身是一个历史非常丰富、多种文化交融的城市,”在多年从事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工作的上海院总建筑师唐玉恩大师看来,
“上海历史件组的类型丰富多样,既有现代建筑、里弄建筑,也有具江南传统特色的建筑,
它们构成了上海城市极其丰富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建筑资源,这是城市宝贵的财富。”
 
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上海院遵循“完整性、真实性、可识别性”的原则,
去保护历史建筑,并在保护前提下更新改造,使其为当代设计服务和可持续利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30年中,上海院几乎覆盖了上海所有统建的职工住宅……

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

解放后,新成立的上海院十分重视古建筑和革命历史遗址的修复工作,在陈植院长的带领下,几乎承担了当时上海市文化保管委员会和上海革命历史文化纪念馆(筹)的全部设计任务。
 
总建筑师章明后来回忆说:“当时,凡是院承担的各项历史保护建筑修缮工程,老院长陈植都亲自指导……对每项修缮设计总是组织有经验的老工程师或自己负责,并安排年轻的设计人员跟随前辈边学边做。”

一路坚持下来,上海院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和尊重上海历史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者,保护再生了一大批优秀历史建筑。改革开放后,随着旧上海黄金岁月的经典作品不断被列入市级文物或保护建筑,上海院完成了一大批近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海派建筑的开拓者

The pioneer of Shanghai architecture

在建筑领域,近代中外建筑文化在上海冲撞与融合,逐步形成了兼容中西的“海派”风格。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上海建筑的黄金岁月,集中出现了一批中国最高水平、最现代化的建筑。

50年代,我国建筑界流行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当时提出的创作口号是“民族的形式”,全国上下出现了一大批以大屋顶、古典构图、繁琐装饰为特征,前篇一律的仿宫殿建筑。但上海建筑界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民族的形式”还应包括民居和地方风格。

极具江南民居风情的鲁迅纪念馆、受到毛泽东高度赞扬的锦江小礼堂、周恩来亲笔批示的文化广场重建工程、中西合璧的上海图书馆……这一批批整体简洁和谐,风格庄重典雅的建筑,无疑是对上海院作为海派建筑的开拓者的一种最有力的回应,正如曾昭奋所定义的那样:“海派建筑从实际出发,精打细算;不求气派、讲究实惠;形式自由、敢于创新;潇洒开朗、朴实无华;精心设计、认真施工……并表现了对环境的理解和尊重。”

地址:上海石门二路258号

邮编:200041

E-mail:isa@aisa.com.cn

业务联系:

电话:021-62464017

E-mail:aisa_jy@aisa.com.cn

招聘联系:

电话:021-52524567-51305

E-mail:hr_yp@aisa.com.cn

意见反馈:

电话:021-62464208

传真:021-62464208

E-mail:fankui@aisa.com.cn